我国职业本科院校的全景分析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首次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本科层次高职教育正式提上了日程。同年,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了15所民办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另外同意公办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暂定校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正式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一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建设目标。202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稳步扩大职业本科学校数量和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优化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学校。”截至2025年6月30日,我国正式设置职业本科院校87所,其中公办院校63所,民办院校24所。学校名单见表1。
表1 职业本科学校名单
教育部批复日期 | 学校名称 | 所在省(区、市) | 办学性质 | 是否首轮“双高”校 |
2019年5月27日 |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 福建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广西城市职业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 海南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 河南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南昌职业大学 | 江西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江西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山东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 | 山东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 | 山东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成都艺术职业大学 | 四川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7日 |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重庆市 | 民办 | |
2019年5月28日 |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8日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 陕西省 | 民办 | |
2019年5月28日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 陕西省 | 民办 | |
2020年6月10日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江苏省 | 公办 | |
2020年6月10日 |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 辽宁省 | 民办 | |
2020年6月10日 | 运城职业技术大学 | 山西省 | 民办 | |
2020年6月10日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上海市 | 民办 | |
2020年6月10日 |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民办 | |
2020年6月10日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浙江省 | 民办 | |
2020年6月29日 | 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 湖南省 | 民办 | |
2020年12月18日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 | 江西省 | 民办 | |
2020年12月18日 |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 山西省 | 公办 | |
2021年1月25日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 河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
2021年1月25日 |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河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
2021年1月26日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河北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1年5月 | 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1年5月 |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
2021年5月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公办 | |
2021年5月 |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 贵州省 | 公办 | |
2021年5月 |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 浙江省 | 公办 | |
2023年6月6日 |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4年1月18日 |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 吉林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1月18日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四川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5月31日 | 民政职业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
2024年5月31日 | 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省 | 公办 | |
2024年5月31日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4年5月31日 |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5月31日 | 柳州职业技术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
2024年5月31日 |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 贵州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5月31日 |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河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
2024年5月31日 | 漯河食品工程职业大学 | 河南省 | 民办 | |
2024年5月31日 |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 | 黑龙江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5月31日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大学 | 湖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
2024年5月31日 | 江西职业技术大学 | 江西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5月31日 | 青海职业技术大学 | 青海省 | 公办 | |
2024年5月31日 |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4年5月31日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浙江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4年5月31日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 | 浙江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4年5月31日 | 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 | 重庆市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2月21日 | 北京科技职业大学 | 北京市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2月21日 | 酒泉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2月21日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 河南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2月21日 |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 | 湖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2月21日 |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 吉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2月21日 |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大学 | 吉林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
2025年2月21日 | 淄博职业技术大学 | 山东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2月21日 |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公办 | |
2025年2月21日 | 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安徽职业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芜湖职业技术大学 | 安徽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5年6月9日 | 黎明职业大学 | 福建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6月9日 |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省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武威职业技术大学 | 甘肃省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顺德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广州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 | 广东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铜仁职业技术大学 | 贵州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贵州轻工职业大学 | 贵州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
2025年6月9日 | 无锡职业技术大学 | 江苏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6月9日 |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 | 江苏省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扬州职业技术大学 | 江苏省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
2025年6月9日 | 兴安职业技术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大学 | 内蒙古自治区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宁夏职业技术大学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 |
2025年6月9日 |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 | 山西省 | 公办 | |
2025年6月9日 | 陕西农林职业技术大学 | 陕西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 | 四川省 | 公办 |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6月9日 | 宁波职业技术大学 | 浙江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9日 | 杭州职业技术大学 | 浙江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2025年6月19日 | 九江科技职业大学 | 江西省 | 民办 | |
2025年6月19日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陕西省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 |
2025年6月19日 | 新疆理工职业大学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公办 | |
2025年6月19日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 重庆市 | 公办 | 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 |
按批准设立年度对表1做进一步分析,得出表2。
表2 职业本科院校按批准年度分布情况
批准年度 | 批准数量(所) | 其中 | |
公办 | 民办 | ||
2019年 | 15 | 0 | 15 |
2020年 | 9 | 3 | 6 |
2021年 | 8 | 8 | 0 |
2022年 | 0 | 0 | 0 |
2023年 | 1 | 1 | 0 |
2024年 | 18 | 16 | 2 |
2025年 | 36 | 35 | 1 |
合计 | 87 | 63 | 24 |
由表2可知,在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当年(2019年),教育部共批准设立了16所职业本科院校(其中的1所公办院校只是给出了“暂定”校名,2020年才批准了正式校名),批准的学校还是比较多的。2020年、2021年每年新批准的学校数量都是8所,数量有所下降,但相对比较稳定。但2022年新批院校数量为0,2023年新批院校数量为1,新批设立职业本科院校工作几乎陷入停顿。照此趋势,《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的“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的建设目标将无法实现。为此,从2024年起,又恢复了批准设立职业本科院校的工作,2024年批准设立了18所,2025年(截止到6月30日)批准设立了36所,审批的步伐明显加大。
由表2还可发现,最初批准设立的职业本科院校,民办学校较多。之后,民办学校逐步减少,公办学校逐步增多。按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公办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要高于民办院校,因此将更多的公办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是符合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的初衷的,也更加有利于职教本科的长远发展。
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87所职业本科院校中,44所是第一轮“双高”院校,占职业本科院校总数的50%强。其中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8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B档)10所,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C档)10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B档)5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4所。在197所第一轮“双高”院校中,升本的比例已达到22.34%。第一轮“双高”院校中最早升本的,是河北省的3所院校,升本时间是2021年1月;之后是甘肃省的2所院校,时间是2021年5月。其余的35所都是在2023-2025年升本的。由此可以看出,“双高”院校升本的速度已经加快。以愚拙见,从我国高职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划来看,“双高”院校尽快全部升本将更加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行稳致远。
按职业本科院校所在的地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进行统计可得表3。
表3 职业本科院校所在的地域(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布统计
省(区、市)名称 | 高职本科院校数量 | 高职专科院校数量 | 高职本科院校占高职院校总数的比例 |
甘肃省 | 6 | 21 | 22.22%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 | 12 | 14.29% |
青海省 | 1 | 7 | 12.50% |
浙江省 | 6 | 46 | 11.54%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5 | 41 | 10.87% |
陕西省 | 4 | 37 | 9.76% |
吉林省 | 3 | 28 | 9.68% |
内蒙古自治区 | 3 | 33 | 8.33% |
北京市 | 2 | 23 | 8.00%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4 | 48 | 7.69% |
贵州省 | 4 | 48 | 7.69% |
广东省 | 7 | 89 | 7.29% |
江西省 | 5 | 68 | 6.85% |
山西省 | 3 | 46 | 6.12% |
重庆市 | 3 | 46 | 6.12% |
海南省 | 1 | 17 | 5.56% |
河北省 | 4 | 68 | 5.56% |
江苏省 | 4 | 93 | 4.12% |
山东省 | 4 | 95 | 4.04% |
福建省 | 2 | 49 | 3.92% |
四川省 | 3 | 86 | 3.37% |
上海市 | 1 | 29 | 3.33% |
安徽省 | 2 | 76 | 2.56% |
河南省 | 3 | 116 | 2.52% |
黑龙江省 | 1 | 40 | 2.44% |
湖南省 | 2 | 93 | 2.11% |
辽宁省 | 1 | 50 | 1.96% |
湖北省 | 1 | 64 | 1.54% |
天津市 | 25 | 0.00% | |
西藏自治区 | 3 | 0.00% | |
云南省 | 57 | 0.00% |
由表3可知,在我国大陆的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之中,目前有28个省(区、市)都已经有了职业本科院校,其中数量最多的是广东省,有7所职业本科院校;其次是甘肃省和浙江省,分别有6所;再次是新疆和江西,分别有5所。目前还没有职业本科院校的是天津市、西藏自治区、云南省。
而从职业本科院校占本省(区、市)高职院校总数的比例排列,可以发现,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青海省、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占比都超过了10%,而其它省(区、市)职业本科院校的占比则都没超过10%。排在前5名的5个省份比较有意思,除了浙江省位于东部发达地区,其余4个都是西部地区,尤其是甘肃省一骑绝尘,职业本科院校数量占比已超过了20%,远超排在第二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14.29%。如果考虑职业本科院校在全国的均衡布局,这些省(区、市)已经可以满足到2025年职业本科院校招生数量达到10%的要求,职业院校升本的任务不再艰巨,而其它省(区、市)则需进一步加快高职专科院校升本的步伐。“双高”校要站在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开展升本工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真正起到引领带动作用。